首页 >> 人才交流 >>人才交流 >> “小山羊”成就“大产业”:陕西富平用奶山羊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详细内容

“小山羊”成就“大产业”:陕西富平用奶山羊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关中平原腹地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一群群黑白相间或通体乳白的奶山羊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羊”。富平奶山羊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富平县城航拍(刘苍锋/摄)

近年来,富平县畜牧业发展中心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品牌打造等举措,推动奶山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迈进,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奶山羊产业的标杆,形成了富平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历史底蕴 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

富平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过渡带,得黄土高原之厚重,享渭河平原之丰饶。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优质苜蓿等饲草资源遍布乡野,为奶山羊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富平奶山羊的血脉可追溯至清朝末年。1904年老县城南关基督教堂的德国传教士包牧师,为满足饮奶需求,首次将欧洲优质莎能奶山羊引入富平。1941年,南社木截口村村民从武功县引进莎能奶山羊,开启了民间规模化饲养的先河。


红星美羚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奶山羊养殖区

20世纪50年代,富平奶山羊存栏量突破2000只;1958年,县副食公司炼乳车间的建立,首次打通了鲜奶销售渠道;1972年,富平县乳品厂(宝塔乳业)的成立;1978年,存栏量达到7.6万只。1979年5月,富平被原国家农业部、轻工部、商业部联合命名为“奶山羊基地县”,现代化乳品二厂随之建成投产。1987年,国务院正式授予富平“中国奶山羊之乡”称号,标志着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历经数十年选育的富平奶山羊,兼具关中奶山羊的优良特性:日均产奶量达3—5公斤,乳蛋白含量高达3.5%,远超普通牛奶标准。其羊乳富含天然活性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易被人体吸收,成为高端乳制品市场的宠儿。如今,“富平羊奶”已从地方特产升级为享誉全国的品质象征,持续书写着“中国奶山羊之乡”的产业传奇。

政策扶持 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

富平奶山羊养殖虽历史悠久,但长期受限于传统散养模式,存在规模小、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等发展瓶颈。为突破这一困局,富平县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通过构建“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的三级联动机制,全面加快规模化养殖进程,同时着力打造“富平羊乳”地理标志品牌,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

进入21世纪,富平奶山羊产业从以前的家庭散养模式逐步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型。2018年是富平奶山羊产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随着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打造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的战略部署,富平县委、县政府迅速响应,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奶山羊全产业链建设的决定》和《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政策指引下,富平奶山羊产业正式开启从适度规模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推进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富平县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引入现代养殖技术,提高奶山羊的产奶量和品质。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系统推广良种选育、精准饲喂、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


红星美羚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的牧草

红星美羚牧业集团负责人惠小博介绍:“我们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智能化挤奶设备,不仅实现挤奶效率大幅提升,更确保了乳品质量安全。”同时,该企业创新建立奶山羊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羊群健康等关键指标,推动养殖管理向数字化、精准化转变。

截至2024年底,富平奶山羊产业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奶山羊存栏量达95万只,年产鲜羊乳25.6万吨,加工羊乳制品5.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80亿元。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标志着富平奶山羊产业已成功实现从传统散养到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历史性跨越。

企业引领 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随着奶山羊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富平县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羊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了集养殖、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目前,全县已培育出多个知名羊奶品牌,拥有红星、圣唐、金牛、样样祥等6家规模化羊乳加工企业,产品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成人功能性奶粉、液态羊奶、羊奶酪、羊酸奶等多个品类,年加工乳制品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乳品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稳居行业前列。

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中国羊乳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实现“良种繁育—奶源基地—乳品加工—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布局的羊乳企业。公司依托富平优质奶源,打造了“富羊羊”等明星产品系列,其中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连续五年斩获行业质量金奖,奠定了专业品质标杆地位。

“我们的羊奶粉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订单量逐年增长。”红星美羚负责人惠小博介绍。近年来,企业积极拓展市场渠道,通过电商直播、母婴专供、跨境销售等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并借助央视广告和明星代言提升品牌知名度。目前,红星美羚全网羊奶粉销量连续九年稳居榜首,品牌价值突破9.72亿元。

除传统奶粉外,红星美羚还创新开发了羊奶芝士、羊酸奶、羊乳清粉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2023年,企业投资建设的奶酪及乳清粉生产线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对进口乳清粉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圣唐乳业作为富平羊乳产业的另一大支柱,专注于羊乳制品精深加工与研发,有着“世界羊乳加工样板工厂”的称号。企业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化羊奶粉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的低温喷雾干燥技术,最大程度保留羊奶的天然活性营养;同时建立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确保从牧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可控。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圣唐乳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成功研发出低膻味羊奶粉,解决了传统羊奶口感问题,极大拓展了消费群体。此外,企业还创新推出羊奶功能性饮料、巴氏杀菌鲜羊奶、羊奶小零食等多元化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

目前,圣唐乳业年产值可达24亿元,年贡献税收9000万元。企业二期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产能,推动富平羊乳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品牌赋能 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富平奶山羊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改写了传统农业经济格局,更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据统计,全县奶山羊产业已带动当地超10万人就业,不少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形成了“大户带小户、企业联农户”的共富模式。

按照养殖效益分析,100只养殖大户、200只家庭牧场、500只规模养殖场的单只泌乳羊年均收益分别可达2000元、1500元和1000元,实实在在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圣唐乳业羊奶粉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检测产品质量

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龙头企业发挥着“火车头”作用。红星美羚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方联动模式,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建立良种繁育中心等举措,使单只羊年产奶量从600公斤跃升至800公斤以上。其“企业买羊—农户养羊—企业回收”闭环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圣唐乳业则依托强大的品牌势能,通过订单农业、技术帮扶等方式,带动周边村落发展规模化养殖,真正实现了“建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品牌价值。

品牌建设为富平县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6年,“富平羊奶粉”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品牌价值达80.55亿元;2019年,“富平奶山羊”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录,品牌价值62.9亿元。两大品牌双双跻身全国农产品品牌价值50强,让“富平羊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品牌溢价效应日益凸显。

未来展望 冲刺全国奶山羊产业旗舰县

富平县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3+X”特色产业工程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奶山羊全产业链精准发力,加速向“全国奶山羊产业旗舰县”目标迈进。“通过五年攻坚,力争实现存栏100万只、羊乳产量3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300亿元的产业集群目标。”富平县畜牧发展中心高级兽医室李延华郑重表态。

为实现这一蓝图,富平县打出组合拳:在产业布局上突“优”,支持培育“链主”企业;在技术上聚焦“破”,攻关良种繁育、疫病防控等核心环节,破解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基地建设上坚持“高”,打造现代化优质奶源示范基地。同时构建“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全链条体系,推动产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并创新“羊乳加工+基地旅游”融合模式,让奶山羊产业成为县域经济裂变式增长的新引擎。

从庭院散养到智慧牧场,富平奶山羊的蜕变之路凝聚着政策引领、科技赋能与企业创新的三重力量。如今,富平奶山羊产业凭借红星美羚等龙头企业带动,已形成覆盖液态奶、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多元产品矩阵。随着健康消费需求激增,未来,富平县产业集群将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树立“羊”帆领航的陕西样板。(作者:杨波 厍佳莉)

编辑:蓝乙人  蒙仕荣

技术支持: 网站建设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