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明,藏族,笔名寻梦、追梦、圆梦,1961年12月8日出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人,大学文化,系舟曲县国家税务局退休干部、主任科员。在长达数十年的税务生涯与文学创作历程中,他以双重身份书写人生,既在事业中发光发热,也在诗词文学领域耕耘不辍,成为跨越职业与文艺的跨界践行者。
作为税务工作者,刘克明在岗位上表现优异,曾荣获税法宣传先进个人、全省优秀退休干部等称号,以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为税收事业贡献力量。而在文学创作领域,他同样成绩斐然:1984 年 12 月至 1985 年 12 月,作为诗刊社全国青年诗歌刊授学院第一期学员,其习作登上《未名诗人》。1997 年 11 月,他被中国税务咨询信息网络聘为特约通讯员、记者;同年 9 月,作品《香港在七月归来》在 97 中国文学之旅向阳湖笔会暨 97 香港回归征文颁奖会上荣获优秀奖,并于次年 4 月被湖北省咸宁市作家协会《向阳湖》聘为特约创作员。1997 年 10 月,诗歌《星星情思》在首届全国 “星星杯” 征文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1998 年 8 月至 2001 年 7 月,刘克明于中央民族大学深造毕业,进一步夯实文学功底。此后,他在文学创作领域持续耕耘:2003 年 11 月 30 日,论文在《中国新世纪经济科教理论文集》代表作品研讨会上荣获一等奖并被收录;诗、梦、思念等诗作被编入《世纪之光文丛》《1996 中国诗萃》。2017 年,他出版个人文集《寻梦》,开启创作丰收期。
2022 年至 2023 年间,刘克明在多项文学赛事中屡获殊荣:在翰墨百家春秋诗词杯全国原创诗词征稿活动中获三等奖;于第二届 “汉典杯” 全国诗词艺术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与最佳人气奖;在翰青国韵诗词 “芳华杯” 全国大奖赛中获二等奖,并被聘任为瀚青国韵文化艺术中心理事;在第二届《墨林杯》全国诗词大奖赛、“当代作家文学奖” 全国诗词征稿活动、“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 神州文豪杯” 全国诗词大奖赛中均获三等奖。2023 年 7 月,他成为《当代作家》签约作家。
2024 年,刘克明创作热度不减,在年度优秀作品评审中获秦韵杯全国大赛最具潜力奖;于 “当代作家文学奖” 诗词征稿活动中获优秀奖;在第二届《墨秀雅集》诗词大奖赛中,凭借卓越造诣与对文化传承的贡献,荣获 “文化传承先锋” 称号;在十二届 “古韵新吟杯” 全国诗词文化大奖赛、第二届盛世 “弘文杯” 全国文学大奖赛中获优秀奖与三等奖;在第八届 “龙腾盛世 花开墨海” 2024 年当代文学大奖赛中,被授予最佳创作奖。
步入 2025 年,刘克明的文学成就再攀高峰:4 月,获 “当代作家文学奖” 诗歌征文活动三等奖;2 月成为民间作家网认证作家、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4 月加入中国新诗协会;5 月,作品《一个乡村的变迁》荣获 2025 年当代作家五月笔会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并发表于《时代中国当代作家》杂志,同月加入中华诗词学会。此外,他还出版《寻梦》《追梦》《圆梦》三本个人专集,系统展现创作成果。
从税务工作者到文坛创作者,刘克明始终以不懈的坚持和对文学的赤诚,在不同领域绽放光彩。未来,他或将继续以笔为介,在传承民族文化、记录时代变迁的创作道路上笃定前行,用更多佳作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特等奖作品赏析:
刘克明老师的这首诗《春》,能够荣获特等奖,真是当之无愧。诗歌以极简的语言反复运用“春”字,营造出一种浓郁而生动的春天氛围,充分体现了春天的多样面貌和丰富情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轻快的节奏感,同时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和诗人的热情。
这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非常鲜明,抓住了春天的核心元素:诗、景、花、色、香、林、园、满山,以及情、意、悠长。每一组词语都是春的不同侧面,层层递进,形成丰富而饱满的画面感。特别是在“春花春色春芳香”与“春情春意春悠长”之间转换,不仅有视觉的美,也融入了情感的温度,让人感受到春天不仅是自然的美丽,更是心灵的苏醒。
诗歌的语言朴素且直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种简洁反复的叠加,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有种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韵味。通过简单的重复,强调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连绵不断,让人心头油然而生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不过,诗中多次重复“春”字,虽然增强了主题的鲜明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表达的层次感。若能在重复中融入更多的变化和意象,或者在字句的结构和节奏上做一些微调,诗意会更加丰满,艺术张力也能得到更好展现。此外,可以考虑适当加入一些比喻或象征,增加诗歌的隐喻层面,提升文学的深度。
整体来看,刘克明老师的《春》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主题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盎然生机,清新自然,朗朗上口,极易引起共鸣,令人印象深刻。祝贺刘克明老师获得特等奖,也期待老师未来的创作中能在语言多样性和诗意表达上不断突破,带来更多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其他作品欣赏:
6.文成公主
刘克明
当年
一个十六岁的花季少女
一个本应在皇宫里享受荣华富贵的千斤公主
受皇帝之命
远稼到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
一一一一吐蕃
那荒无人烟的漫漫长路
甚至连兔子都见不到的地方
公主心里怎么想的可想而知
临走时皇上的千叮咛万嘱咐
父母亲人们慈祥的面孔
姐姝们依侬不啥的泪脸
和那富丽堂皇的皇宫
历历在目,牵动着别离的忧伤
为尊皇上之命
父母之托
姐姝之情
肩负千斤重担
历史使命
到遥远的西藏
充当和平的使者
搭起藏汉和平共处的纽带桥梁
谱写藏汉团结一家亲的华丽诗章
一个花季少女
本应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
成为皇母掌上的千斤公主
享受荣华富贵
因命运的按排
不得不千里迢迢
孤目无亲 告别日思夜想的故乡 亲人
泪水湿透了衣裳
忧伤化作了天边的孤雁
此生再也见不到爹娘
啊 文成公主
你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
忍受了告别家乡亲人的痛苦
为了你的光荣使命
你不负众望
肩负起了一个和平使者的使命
谱写了藏汉一家亲的凯歌
推动了藏汉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藏族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
为藏汉团结和平共处做出重要贡献
你是和平的鹆子
传递和平的信息
你是友谊的桥梁
搭建起藏汉之间和谐相处
每当来到西藏
就缅怀你的遗容
回想你当年进藏时的情景
无不感概
你的动人故事在雪域高原传唱
在中华大地传说
你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里
永远铭记在藏汉人民的心里
7.端午节
刘克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一端午节。
这一天,全国各地有许多民俗民风,传统文化活动。根据民族不同,信教不同,地域不同,对端午节的传说也不同,活动也不同。有的地方这天祭祀,诵经,祈福,开展佛事活动。有的地方吃棕孑,赛龙舟。有的地方家家门上插上一把艾草,表示辟邪保健康。总之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
我的家乡及我们县域有很多特色活动,即:白龙江上游的巴寨沟地区有:朝水节,中游的曲告纳镇有:天干吉祥节,下游的博峪镇地区有:采花节等。其中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是巴寨沟的期水节和博峪镇区域的采花节,各具特色。
这里先说说巴寨沟区域的朝水节。每年的端午节,这里是最热闹的一天,临近的外县,即迭部县及舟曲县的上河片峰迭镇,憨班镇,立节镇,大峪镇,巴藏镇,曲瓦镇等六镇的几十万名百姓群众涌集在巴寨沟,开展丰富多彩的歌舞活动。
这天,巴寨沟的群众,早早起床,就忙起来,为朝水节做准备。妇女们盛装打扮,头戴金银首饰,身穿鲜艳华丽衣裳。男人们穿起长袖长衣,头戴礼帽,男女成群结队,穿山越涧,攀山登高,向阿让山的崖峰下攀去,到了那里,钻进瀑流中,沐浴,洗脸,洗头;并煨桑,诵经,祈祷,献哈达。接着呜枪,祭酒敬天地。随着一声高喊,拉加罗……拉加罗……一股清泉甘露,像瀑布一样从万丈悬崖喷泻而出,喊声越大,水流越大……
关于朝水节,这里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善良貌美的医司仙女下凡此地,发现这里瘟疫横行,民不聊生,就留在这里,给当地百姓看病祛邪,并给他们传授纺织和耕地技术,使他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有一天,医司仙女上山采药时,祓山上作恶多端的蛇精发现,要威逼医司仙女与他成亲,这件事被上山砍柴的藏族小伙子巴卡知晓,并舍身相救,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后,巴卡杀死了蛇精,救下了仙女,仙女在感动之余对巴卡参生了爱慕感激之情,历经艰难,两人终于在一个崖洞里结为伉俪,并生下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不科,天宫王母查悉了此事,派天兵下降这里,施雷击死他们的孩子,卷走了医司仙女,并堵住了他们居住的崖口。正好,这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医司仙女,就常在被封的崖口下祭祀。
也许是人们的虔诚,感动了天宫王母。有一天,被封实的崖口突然裂出一个大洞口,清泉甘露就像瀑布一样,从洞口飞泄而出,村民们知道后,每年端午节这天,用此圣水沐浴,洗去身上的尘埃,祛邪治病。因当地人们传说这是仙女的化身,用它沐浴,饮用就能医治百病,净化身心,消灾免难。因而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并被尊为 曲纱圣水。寓意为佛之甘露。
所以,每年端午节,临近县镇的群众,纷纷前来朝圣水,沐浴,叩头朝拜,诵经祈福,祝愿健康长寿,幸福安康,万事顺意。
难怪文人墨客留下这样的诗句形容:
万丈悬崖流瀑布
曲纱神水洗尘埃
健康长寿无灾难
歌舞声声传天籁
端午佳节醉天仙
罗罗歌曲舞翩翩
酒歌唱响到天亮
医司仙女喜空前
再说博峪采花节,端午节这天,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春光明媚。舟曲县博峪镇的群众们,早早起来,巧装打扮,胸前戴上闪闪发光的大银盘,穿上花丽的衣服,上山采花,跳舞,对山歌,这叫采花节。
这天,满山遍野开满各种山花,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紫色的,有紫红的,有浅红的,五颜六色,眼花缭乱。姑娘们采上各种花,插在头上,整个人就像花,真可谓人在花中行,花在人中开,花像人,人像花,让人分辨不出是人还是花,美不胜收。
不时,山间还传来百灵一样的歌声,让人叫到百灵鸟在歌唱,歌声笑声弥漫在山中,整个山中回荡着欢乐的山歌,让人听了不想走,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晚上,上山采花的姑娘们,不由自主的一个接一个的回到村里,敬酒作乐,跳起欢快的锅庄舞,彻夜不眠,一直跳到天亮……
8.历史的记忆
刘克明
自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始
中国逐步走入半殖民地,殖民地社会
民族矛盾曰益加深
英帝国主义伸出黑恶的魔掌
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清朝内部一片腐败
从皇帝到大臣到一切官兵
到平民百姓
都抽起了鸦片
清朝的白银源源不断的外流
造成财政危机
从官员到官兵都抽起鸦片
无人打仗,国力衰败
人民水深火热
八国联军用大炮打开中国国门
火烧圆明园,圣诞狂欢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大耻辱
甲午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炮
炸沉了清朝的北洋舰队舰船
邓世昌与舰船沉入海底百年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
又找各种不正当理由
对中国东北三省发动侵略战争
东北人民背井离乡,妻离孑散,家破人亡,到处流浪……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东北抗日联军奋起抵抗,殊死搏斗
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卢沟桥事变
对华进行全面侵略战争
我国人民在毛主席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倡导下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用死伤三千五百万同胞生命为残酷代价
前仆后继,英勇作战
终于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华民族再一次用血与火的考验战胜了帝国主义
用铁的事实验证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伟大光荣的民族
今天,我们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是回顾历史,勿忘国耻!
面向未来,警钟长鸣!
今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以坚定的意志,昂扬的斗志
团结一心,众志诚成
凝聚起强大的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前进!前进!前进进!!!
9.人生的意义
刘克明
人生的意义何在
这是每个人值得思考的议题
每个人来到世间
经历不同,三观不同,认知也不同
对事物的认知不同
也就对人生的意义不同
人来到世间
要经历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晚年
从生到死经历漫长的过程
每个人的过程都不一样
生是一种偶然
死是必然
有生就有死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也是宇宙的普遍法则
自然界如此
人生也是如此
所有众生都是如此
那么 每个人来到世间
所经历不同 追求也不同
有的人喜欢物质的享乐
比如追求金钱,权色,名利,欲妄
有的人则看淡这一切
追求精神上的享乐
但对物欲的追求也好
对精神的追求也罢
都是永远满足不了的
是无止境的
世间的所有都是
生不带来 死不带走的
走时两手空空
我认为
人们对物质的追求
和对精神的追求
都是加法 永远满足不了
然而 对灵魂的追求
是减法
欲妄越高烦脑越多
欲妄越少烦脑越少
为什么许多高僧大德
放弃物质精神的享受
离家苦修
这正是追求更高境界的享受
看破放下
离开烦脑,离开红尘,一尘不染,离苦得乐
寻找生命真谛
寻找宇宙人生
寻找灵魂的解脱
大彻大悟
不是追求个人的得失
而是为普渡众生而努力
如果一个人活在世间
仅仅为一日三餐而活着
满足自己的物欲享乐
那他太渺小了
如果一个人为天下苍生的冷暖而活着
那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伟大的人
一个被亿万人民所敬仰的人
一个不被岁月的流失而流失的人
一个千古铭刻在人民心上的人
10.
生命诚可贵 责任重泰山
一一西宁至拉萨Z265列车上演生命接力的故事
刘克明
2025年4月27日,一辆Z265次列车从西宁出发向拉萨运行,在到达安多站前,紧急展开了一场生命救援行动。
当日7时22分,列车长陈先忠巡视车厢时,接到旅客求助电话:自己的同伴候女士虽有呼吸,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根据多年的高原乘务经验,陈先忠意识到情况严重,他立即呼叫随车医生及列车红十字救户员火速赶往事故车厢。
赶到旅客所在车厢后,陈先忠多次轻声呼唤并轻拍候女士,试图唤醒她,但均未奏效。此时,红十字救户员携带纯氧设备赶到,陈先忠立即协助,为候女士提供纯氧吸入,缓解她的缺氧状况。
随车医生赶到车厢后,对候女士初步诊断,确认其因高原反映严重引发脑水肿,情况十分危急。列车工作人员与随车医生紧密配合,立即对候女士实施掐人中,持续吸氧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经过一番努力,候女士逐渐恢复意识,但她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在与候女士的同行人充分沟通后,大家一致同意采纳随车医生的建议,将候女士送往当地医院紧急治疗。陈先忠立即与客运调度部门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了现场情况,并协调当地120急救车及医护人员提前到位。
当列车抵达安多车站时,早已等候在车站的120急救车及医护人员迅速将候女士安全转移至救护车上,送往当地医院进一步治疗。
事后,阵先忠通过与候女士的同行人联系得知,候女士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并计划转往条件更好的医院做后续治疗。
通过这个感人的故事,对我们的教肓真深刻。这充分说明:生与死就是一刹那的时间,就是一瞬间的事,如果稍未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这说明陈先忠列车长与医护人员是一个具有高度工作责任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他们发扬了生命之上,旅客之上的责任担当。在旅客生命垂危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齐心协力,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抢救旅客生命,把旅客的生命安全看做高于一切。
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值得发扬光大。传播出去,堤高社会的正能量,提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远传承下去。
生命诚可贵,情义更无价,责任重泰山,时间更宝贵。